青鸾文学网

青鸾文学网移动端

移动端

青鸾文学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库维网络淘宝店

软件淘宝店

狼性 人性 自然之天性 - 刘国林长篇叙事散文《家乡四村》一种美的解读

作者:刘荣林时间:2019-11-30浏览量:
导读:刘荣林(1949年11月—) 男 中共党员 湖南理工学院教授。曾为张家口第八中学(完中)语文教师、常务副校长、张家口师专写作学教师、教授、中文系党总支书记、学校党委委员、宣传部长等。多次获得省及学校优秀共产党员、先进工作者、劳动模范、市优秀宣传部长、课堂教学优秀等荣誉。2001年调入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,为文艺学教授、中文学院副院长等。专心致志从事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写作。主要研究方向:文艺学、文学批评、写作理论研究。承担省科研课题2项,教育厅课题3项。主要专著及主编教材有《小说创作美学》(30万字,中国国
作品正文:

东北作家刘国林长篇叙事散文《家乡四村》,近11万字,怎么会是散文?印象中散文都不是很长,一般讲四五千字就是够意思了,不过我也知道,现代的散文越写越长好像不是什么新鲜事,一两万字、甚或五六万字的散文也时有发生。比如贾平凹、奚学瑶的一些散文等,更何况反复阅读《家乡四村》,愈加感到它就是长篇叙事性散文。

这部作品叙事写人不是连贯性的,而是金珠缀补,跳跃链接,一矗矗生动感人的故事,一个个生龙活现的人物,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过渡,没有因果关系,跳跃式发展,于是就开始了另一则故事和人物的叙述与描写,具有很强的独立性,甚至不少篇什是可以独立成篇的。

然而,于此不要以为《家乡四村》是散乱无章的杂记。散文在传奇性叙述的表层下,极其真挚浓郁、酣畅淋漓的抒发着作家刘国林家乡四村——渔场村、副业场村、红新村、红旗村的深情厚意,深深潜隐着狼性、人性,此皆自然之天性的一种审美特质,并贯穿全书,生动形象、浓笔重彩的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我国东北深山老林的风俗画卷。

要说散文创作,是必须要写出自己独特的风俗意境,这其中很重要的是地理风貌。东北及其深山老林绝不同于南国的秀水青山,如唐代诗人张籍《相和歌辞·江南曲》说的:

“江南人家多橘树,吴姬舟上织白纻。土地卑湿饶虫蛇,连木为牌入江住。江村亥日长为市,落帆渡桥来浦里。青莎覆城竹为屋,无井家家饮潮水。长江午日酤春酒,高高酒旗悬江口……”

在东北的深山老林哪能有“土地卑湿饶虫蛇,连木为牌入江住”,“青莎覆城竹为屋,无井家家饮潮水”的风貌景色?有的则是没膝的皑皑浑浑厚重积雪,密密麻麻参天大树,蓬蓬勃勃绿荫青草,参差错落峰巅天池,嵯峨峙比高山峻岭。其虎狼当道,鹰隼俯冲,野兔奔狂,苍鹭翻飞,黑熊拍掌,鹿跑猪拱,狸跳鼠窜,蛮山漫林,到处是茁壮生机的成长,欢蹦乱跳的生命。作家在《家乡四村》中,到处都有这些地理风貌描写勾勒,在第一节的《渔场村》中,作家这样描写:

“每当大雪封山,河水结冰,这里的冬天就来临了。这里的雪是够大的,棉絮般的雪花飘起来就没完没了,几天几夜也不停。直到把山盖满了,把地铺严了,把路封死了,家家户户的房门推不开了,才肯罢休。大雪过后,这家窗户“吱”地揭开了,那家窗户‘嗖’地跳出个人来。先开窗的人家第一件事就挖房门边的积雪。自家的挖完了,再挖左邻右舍的。就象关内抗日战争时期挖地道似的,家家户户都挖通了雪的通道。通向柴垛的,通向水井的,通向牲口棚的,通向大街小巷的。甬道连接甬道,把各家各户连接起来,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‘地道网’。看到这番景象,使人不禁想起电影《地道战》中的壮观场面。”

这是我国东北大雪封山、封地、封村壮观景色的刻画,那风、那雪和那村、那山、那地,“就象关内抗日战争时期挖地道似的,家家户户都挖通了雪的通道。”这是多么迷人的描绘。特别是把家家户户挖出的雪的通道,与华北大平原抗日战争《地道战》中的地道联系起来,既形象生动,又独到新奇,实实在在写出了东北深山老林独特魅人的地理风貌图景,而南方怎么会有如此豪阔、粗犷、壮观、浩荡的景色。

也正因为东北深山老林独特、险峻、壮阔、粗犷的地理风貌,进而也造就了东北大地狼性、人性,此皆自然之天性的地理风貌、独特景观及其东北人豪放、粗阔、爽直、犷野、英勇的人文特征。

来源:邮件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