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周家俊,原名周忠松,笔名周松,祖籍山东聊城,1959年11月生于辽宁抚顺,高中毕业。1976年12月参军,1979年2月参加中越反击作战,1981年转业北京工作至今。曾在《人民日报》 《诗刊》 《解放军报》 《解放军文艺》 《云南日报》 《滇池》《春城晚报》等报刊发表散文、诗歌、报告文学,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《红河英雄泪》 、《麻栗坡英雄魂》 、散文集《红河英

陈忠,女,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,《世界汉语文学》作家协会副秘书长,七台河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。《作家刘国林作文大课堂》讲师。自幼酷爱文学,喜欢写作,热爱生活,业余节目主持人,司仪,曾在《黑龙江日报》上发表散文《妈妈的手》《新诗人报》上发表诗歌《矿工的情怀》《北方文学》月刊发表小说上《相亲》亦有多篇文章见诸各文学网络平台,被七台河市文联授予“市优秀文艺工作者”和

郑洪亮,男,笔名寒山雪。1964年8月生人,大学文化。1983年开始文艺写作,有诗歌、散文(散文诗)文艺评论散见国内报刊,有汉语诗歌刊于美国《一行》、西班牙《西华之声》报刊,创作成果入选《中国新诗金库》。著有《文艺美学与文学研究》。世界华人诗人协会、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,中国诗歌学会会员,七台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,作家协会副主席,新兴区文联主席。201

黄耀新《世界汉语文学》东北分会秘书长《中国作家文学》北方编辑部秘书长《刘国林作文大讲堂》讲师牵手《红叶情缘》重温《午夜情话》相聚《一带一路欢歌笑语》吟唱《山水关东情》演绎《人依旧花正浓》思念《父亲》倾听《写给母亲的诗篇》祝福《欢喜冤家》感谢《恩重如山》情系《生活物语》在《世界汉语文学》《爱读文学网》《青鸾文学网》《北方新文学》《今古传奇》《纪实纵横》 《谷雨

高嵩,七台河市茄子河中学学生。《关东美文》少年作家。几年来,作文多次获国家、省市青少年作文大赛一二三等奖。我的太姥爷叫刘国林,是一名作家,1950年生于祖国边陲最年轻的城市——七台河,算起来已经70余岁了。他生在这里,长在这里,于是便扎根在这里。 东北黑土地是一方沃土,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植物都长得十分旺盛。我的太姥爷便向北大荒的一朵野花,风吹的越烈

钟兴君,巜世界汉语文学》东北分会会员、七台河市副主席、《中国作家文学》北方编辑部编辑、《刘国林作文大讲堂》讲师、今古传媒集团《速读杂志社》作家会员。散文《盼》、《念想》、《平凡的女人》、《聚会》、《远去的大姐》、《热心肠》、《多亏您没放弃我》、《年迈的拾荒者》、《爷爷的憾事》等先后在《青鸾文学网》、《兴凯湖文化在线》、《凌南云文化》、《纪实纵横》、《赤峰文学

景由心饰,原名苏红,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,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,七台河市作家协会会员,七台河市诗词协会会员,七台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,勃利县作家协会秘书长。近十多年坚持文学创作,多篇文章发表于《北方作家》、《达子香》、《宣城日报》、《商丘日报》、《京九晚报》、《七台河日报》等报刊及各大文学网络平台。2017年面向全国出版散文集《花开见禅》,同年被七台河市文联

高嵩,七台河市茄子河中学学生。《关东美文》少年作家。几年来,作文多次获国家、省市青少年作文大赛一二三等奖。许巍今年51岁了,过着老年人一般的生活,不爱看电脑,不爱社交媒体,戒了烟,开始发胖。每天跑步,喝茶,爬山……然而,在朋友眼中,许巍依旧是少年,有少年一样的精神洁癖,时刻躲避着名利世界的虚荣。私下里,朋友叫他“许少年”。他在京郊一个果园里,有一座“伊甸园”

张晓东,军人出身,当过乡长、镇长,勃利县发改委主任。现任黑龙江省中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。一生热爱文学,在全国报刊发表近百首诗词。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两个女儿,一个叫张晨阳,一个叫郑媛媛。我和媛媛非亲非故,却因缘相处二十多年,心心相依,父女情深。那是一九九八年九月,正是漫山遍野的丁香花叶子红了的时节,我挖了一颗栽到自家的小院子里,企盼着明年看到它馨香的花姿

作者简介:柳树广 男 1962年生人,《世界汉语言文学作家协会》东北分会七台河市副主席,一级作家,《中国作家文学》北方文学编辑部终身会员、编辑;《速读》杂志北方工作站教育分站站长;刘国林作文大课堂讲师。从事教育工作41年,开始文学创作以来,其作品《欢聚一堂》、《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