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鸾文学网

青鸾文学网移动端

移动端

库维网络淘宝店

软件淘宝店

关东猎奇

作者:刘国林时间:2017-06-07浏览量:
导读:作者介绍:刘国林,1950年生,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。1975年以来,创作地域散文1000多篇,先后在《人民日报》、《青年文学》、《散文》、《儿童文学》、《萌芽》、《少年文艺》、《北方文学》、《北大荒文学》、《青海湖》、《雪莲》、《四川文学》、《作品》、《青春》、《山西文学》、《厦门文学》、《黄河文学》等全国报刊发表散文作品近600篇。其中《草塘风情画

更有趣的是狍子还是高明的外科医生呢。有位老森林工人告诉我,他亲眼见一只摔伤腿骨的狍子来到河边,用嘴含一些软泥巴往伤腿上涂。泥巴干了,再换湿的。他还说,是雌狍受了伤,雄狍都会争先恐后地大献殷勤,非常热心地为雌狍疗伤。我愿抬扛,问那位老森林工人:“若是公狍受伤呢?同性肯热情帮忙吗?”我的朋友摇摇头,“那倒没看见。”看来,同性相斥,异性相吸,狍子也懂。我这位老朋友是鄂伦春族,祖祖辈辈靠打猎为生。到他这辈儿上,放弃祖业,当上大森林工人。他小时候,常听祖辈儿人讲狍子能治箭伤的故事:狍子一旦被猎人的毒箭射中而逃离之后,就会四处寻找治箭伤的草药。只要将这种灵丹妙药吃下去,毒箭就会奇迹般地慢慢掉落,箭毒也会自行消失。我想这大概是狍子求生的本能吧?

北大荒有句顺口溜:“棒打狍子瓢舀鱼,野鸡飞到饭锅里”。读了《黑龙江外记》才知道,这两句嗑儿早在二百年前就有了。《外记》中记载:“海狍,名布勒都里纠自海中来,动以万计,如群,履而梃击,应手皆踣,此布特哈自然之利”。这里说的“海狍”是指狍子甚多。至今,北大荒人仍有句口头语:“海了!”就是“多着呢”的意思。“动以万计”,足以证明其多,“梃”即棍棒,跟上狍子用棍棒击之而倒,不正是“棒打狍子”吗?

也有人称狍子为獐子的。《隋书•宝韦》说室韦族生活的嫩江流域“饶獐鹿”,即是。清人王士雄在《随息居饮食谱》里说:“獐肉,甘温,祛风补五脏,长力悦容颜”。可见二百年前,狍子肉就是北大荒人食谱中的美味佳肴了。

其实,“棒打狍子”只是北大荒人最常见的一种逮狍子的方法。北大荒人逮狍子的高招儿多得很,五花八门,笔者曾耳闻目睹过几招儿,觉得新鲜有趣儿,从实补充记之。

一招是守株待狍。初夏时节,狍子求偶交配。猎人头载狍子帽,隐藏在荒草深处,吹起木制的笛哨,发出类似雌狍求偶的“哟哟”声。公狍为求偶而来,其它猛兽则为觅食而聚拢,给猎人创造了狩猎的好时机。这种狩猎方法谓之“哨狍”。相传,咸丰皇帝就干过守株待狍的蠢事。一年夏天,咸丰皇帝带领群臣和猎手们行围。刚走进山沟不远,突然发现从草丛中跑出一只狍子来。咸丰手疾眼快,一箭将狍子射中,栽倒在一棵树下。咸丰走到近前一看,呵,好大一只狍子,别提咸丰多高兴了!高兴之余,咸丰又后悔起来:“这狍子若是不死多好!”老太监最会察言观色,献媚道:“皇上,依奴才拙见,您的仙缘到啦!”咸丰不解地问:“联有什么仙缘呢?”太监忙奏道:“奴才曾听人讲过,有神狍之说。这是一只通人性的神狍哇!”咸丰摇摇头说:“既然是神狍,它怎会死呢?”太监舌灵嘴巧,能说会道:“皇上啊,您是大清一代天子,福寿齐天,神狍再能耐,也休想逃脱您的神箭哪!”几句话说得咸丰龙颜大悦。老太监又说:“皇上,这狍是只雌狍,必有一只公狍前来找它,您活捉公狍的良机到啦!”咸丰听了很高兴,便命人把狍皮剥掉,披戴在自己身上,真像一只母狍子了。他一直等到太阳偏西,公狍也没来。天要黑时,果然从草丛深处跑来一只公狍。还没等它走到近前,咸丰急了,猛地朝前一扑,那受惊的狍子便飞一般地逃了。老太监忙跑过来说:“皇上,您捉狍心切,实在太焦急啦!”咸丰一听,更想活捉那只狍子了,又趴在树下等。一直等到夜里星星出现的时候,实在困倦了,便打起瞌睡来。可巧,这时狍子又来了,咸丰却一点儿没察觉。突然,一只大蚊子叮在他的脸上,他猛地一拍,“啪”地一声响,又把刚刚来到身边的公狍惊跑了。咸丰又悔又气,守了一天零一夜,狍子没守到,却留下个守株待狍的笑话,这让堂堂的大清皇帝脸往哪搁?千不怪,万不怪,都怪这个多嘴的老太监!一怒之下,便命人把老太监推出去斩了,可他守株待狍的笑话也传下来了。

二招儿是调虎离山。春夏之交,北大荒的山野郁郁葱葱,各式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。突然,不知从哪儿跑来一群狍子,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撒欢儿,嬉戏。疯够了,玩腻了,一个个又嗖嗖地往河边跑,像是田径上赛跑的运动员。跑到小河边,并不喝水,像大姑娘照镜子似的左顾右盼,伸胳膊撩腿,扭腰晃腚,自我欣赏,自我陶醉,不知啥时候,也不知谁带的头,狍群突然齐刷刷地仰头朝小河对岸瞧,目不转睛。原来,小河对岸有个穿花衣裳的小妞儿正在低头洗涮山菜。她哪里知道,隔岸有群狍子正色迷迷地对她垂涎三尺呢。她洗涮完山菜,刚要起身往家走,只听一阵劈里啪啦水响,像往锅里下饺子似的。只见狍群跳进小河里,蹿向小河对岸,把小妞儿团团围住。她刚从山东老家随家人来到北大荒,不知狍子是何物,以为要吃她,扔下菜蓝子就往垦荒点儿跑。她在前边跑,狍群在后边追,有几个烈性狍子追上她了,竖起前蹄,把她扒倒了。她想,这下子算完了,非死不可!谁知,狍群只是团团地把她围住,上下看个稀罕,并未动她。她刚要起身,立即上来几个狍子用前蹄扒她。她只好从命,让狍群大饱眼福,把她欣赏个够。不知过了多长时间,垦荒归来的大人发现她被狍子包围了,一阵呐喊,吓跑了狍群,才算给这个山东小妞儿解了围。就那么一回,把这个山东小妞儿吓破胆儿了,再也不敢到小河边洗涮山菜了。倒是垦荒队的大人们从中受到启发,故意把男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,故意让他到河边转,引逗得狍群跟着他跑,他跑进垦荒队设的埋伏圈儿,一阵枪炮,一阵棍棒,总得有几十只狍子被他们逮住。狍肉成为他们的下酒菜,狍皮成为他们暖身防寒的褥子。

来源:邮件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