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鸾文学网

青鸾文学网移动端

移动端

库维网络淘宝店

软件淘宝店

我欠表妹一朵玫瑰

杨品,1958年生于云南个旧(市),当过小工、知青、化肥厂工人、矿工、报社记者、编辑,任过总编室主任、副社长等职务,2018年4月高级编辑职称上退休。热爱绘画、文学、书法。绘画专攻钢笔画。在人民日报、新闻战线、经济日报、大公报、云南日报、边疆文学、滇池、中国摄影报、摄影之友、文化娱乐、当代钢笔画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2000多篇(幅)并多次获奖。举办过三次个人画展。正式出版过《杨品纪实钢笔画集》《杨品素描画集》《品读杨品》及新闻随笔集《白纸黑字》等专著。所在地县、市、州、省电视台曾多次对其在钢笔画领域取得的成

人生四十,不必自作多情

王加来:笔名淼玲 江苏涟水人。本科学历、汉语言文学教育。撰写300多篇报道分别刊发在《江苏教育新闻网》、《淮安日报》、《淮海晚报》《涟水日报》、《涟水教育》等媒体上。创作多篇散文诗及微小说。散文诗《懂得珍惜》、《静静地为你守候》、《精美的贺卡 》、《失恋》、《老师,您累了吗》、《夜晚,我想对你说》、《无题》、《错过》、《爱》、《哺育花朵的人》《人生五十》、《我想告诉你》、《相约五岛湖畔》、《情》、《孩子,老师想对你说》、《等待》、《女儿,你辛苦了》、《夜晚》、《回忆过去》、《别指望我》、《愿望》、《告别2

憾事

于淑轩:吉林省长春市人,汉族,1956年出生。吉林省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。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。胜春诗社会员。桑榆文学社会员。作品散见于《长春日报》《长春老年报》《诗词文化研究》《胜春集》《辽宁诗词月刊》《诗与远方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会刊》等。有些时候,总是欲言又止。唯有面对稿纸时,才觉得自己内心是足够坦白的,可以将自己该说的话、想表达的情感全部燃烧成文字。一天晚饭后,我拿起放在书架上的相册,翻开第一页就是父亲九十岁生日照,那是在四哥家果园里照的。我们特意选择桃树做背景,因为桃子象征着吉祥如意、健康长寿。桃子又大

赔你一佰担

洪亮,五十年代出生在福州军营里,七十年代在农村林场锄禾植树,八十年代在国营厂里混饭,二零零零年下岗摆地摊,初中文化,唐诗宋词背得廿四首,文章才发三五篇。自诩:拿起锄头会锄禾,拿起铁锤能打铁,拿起猎枪善打飞鸟,拿起笔杆爱吐蜘蛛丝。 (一)  时代高速电磁列車和谐2001号穿越时光隧道,驶进21世纪新时空,飞逝而去的往日万般良辰美景皆褪色成老黄历了。偶尔有人会记得那过去了的城南旧事,有些东西你表面上看忘得干净净,其实还深埋在你心底,用乾坤密码锁压封着,只待有缘人来"遇洪

生产队

我们小的时候,生产队都养着一些牲畜, 包括马、牛、羊,甚至毛驴。马和牛是典型的生产资料,马拉车,牛犁地,一年四季好几个人伺候着。队上马号和牛棚连着,实际上那几头驴也和马在一起混养着。不管马号还是牛棚,从秋天开始,上面就要不停地堆摞饲草,包括麦草、苜蓿、包谷杆子和稻草。因为芦草沟不产水稻,稻草要去米泉拉。光草还不行,还要准备好精饲料,比如麸皮,油渣、玉米和盐巴等,不然一个冬天牲畜熬不过来。记得队上有好几挂马车,一挂马车四匹马,套辕的马最皮实,劲也最大,一车的货物全靠辕马支撑着。前面三匹马,都用套绳相连着,左

二大娘

黄兴洲,男,1947年9月生,江苏邳州人,退休中学高级教师。喜欢文学创作,邳州市民间艺术协会会员,今古传奇传媒集团速读杂志社江苏邳州联络站站长。写有回忆录《情系桃李》,《杏坛春秋》两本。喜旅游,写一本游记《踏遍青山》。出了四集《邳州速读》文集。自创作品曾经发表于《今古传奇》传统版读者茶座,《速读》,《甘肃民主协商报》,武汉《军休风采》杂志,《邳州日报》,《邳州文化研究》,《邳州大运河文化研究》,各类文艺网站,自己创办《邳州速读》报。六七十年代,大集体生产,农村以生产队为单位,二大娘六十多岁,小脚,丧失劳动

那年,我遇见的女孩

韦献确,广西都安县人,壮族,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会员兼江西省宜春市分会主席,东方诗人协会会员。先后于《深圳特区报》、《龙岗报》、《东莞日报》、《广西教育报》、《大鹏湾》杂志等及众多网络文学平台发表文学作品超300篇(首)。认识英很偶然。那年高考后,我匆匆背上行李去往深圳龙岗区坪山镇打工。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,终于进了一家名叫庞利的港资玩具厂。部门里,大都是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花季少年。年青人的心是相通的,彼此年龄相仿的缘故,我很快便与大伙打成一片了。在我进厂几天后的一个傍晚,我们到仓库加班,任务是分拣原材料。管理

岁月不曾忘记

吕光,男,汉族,1955年生人,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,中共党员,中专文化,现巳退休。糸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,南疆诗刊记者,烟台市职工文学协会会员,1977年在烟台日报发表诗歌处女作《工人窍门比星多》,先后在山东保险报,驾驶天地,烟台交通安全报,当代,昆嵛,胶东散文年选等报刊发表诗,歌词,散文诗,散文,曲艺等多种文体,1992年在《当代》发表诗歌《爱字歌》莸丷新世纪”杯一等奖,2018年诗歌《童年春节联想》获豫北文学全国大赛特等奖,散文《一瓢面和一把鸡蛋的故事》,获胶东2018年选优秀奖,2018年诗歌《故乡

再见,那些错过的日子

张艺川,市逸夫中学初三学生。从小学开始就喜欢作文。多次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,曾获得一二等奖。有几十篇作品在《少年文艺》《中国少年报》《小雪花》上发表。人生路漫漫,时间总在没有珍惜时而慢慢逝去。就好像一辆从不停站的列车,没有后悔,没有回头。以前,我对学习成绩从来不重视,尽管妈妈一直告诉我学习的重要性,我却没有听信。也许是年纪小没有很多的理解及想法,从未想过自己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,不会因成绩而烦恼。我将这些话全部抛于耳外,一心只想着玩。但是到了初中后,渐渐地我开始思考自己以后的生活。我知道自己要考上的大

孤独,一个人的清欢

耿志洁,女,临西县人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河北省散文学会、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,邢台诗词协会常务理事,临西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。散文、诗词作品散见于《散文百家》《散文风》《乡音》《诗刊》《诗词月刊》《邢台日报》《运河》等,并入选《散文百家十年精选》《中国散文精选三百篇》《河北诗人作品精选》等。年过半百,越来越不喜欢热闹、喧嚣的场所。喜欢一个人走在幽静的林荫小道上,有鸟鸣悦耳,微风拂面,这样,就很好!也喜欢一个人坐在书香氤氲的房间,一卷书,一杯茶,一段轻音乐,如此,足矣!有人说,这样的生活太孤单、太寂寞。其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