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陈忠,女,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,《世界汉语文学》作家协会副秘书长,七台河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。《作家刘国林作文大课堂》讲师。自幼酷爱文学,喜欢写作,热爱生活,业余节目主持人,司仪,曾在《黑龙江日报》上发表散文《妈妈的手》《新诗人报》上发表诗歌《矿工的情怀》《北方文学》月刊发表小说上《相亲》亦有多篇文章见诸各文学网络平台,被七台河市金秋十月,迎来你70岁华诞。共和国上空长歌如潮,共和国的大地金麦翻腾,十月的稻谷香飘华夏。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,那醉人的红哟,使我的心中热血沸腾,那是我们心中的最爱。我爱你,

苏红,笔名、博客网名:景由心饰。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,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,七台河市作家协会会员,七台河市诗词协会会员,勃利县作家协会秘书长。作品体裁多样,有散文、散文诗、现代诗歌、古体诗词、游记、随笔等,近10年来在网易博客坚持文学创作,2017年面向全国出版散文集《花开见禅》。人生座右铭: 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。做最真实的自己,用思想、精神与灵魂书写人生!时光流淌,岁月渐增,生命是一趟穿梭四季的旅行,而红尘喧嚣,世事浮沉,人生便是一场游走年轮的修行。这修行,越千山,趟万水,可圈可点,入情入境。由贫

刘世俊,自由撰稿人,爱好文学。已在《山东青年》《青年月刊》《扬帆》《医食参考》《今古传奇》《特别健康》《农民日报》《齐鲁晚报》《农村大众》《烟台日报》《烟台晚报》《今晨6点》《美丽莱阳》《今日莱阳》等刊出300多篇作品,新闻报道等常见地方报端,已有多篇作品获奖。努力做一个可爱的乡下人,不埋怨谁,不嘲笑谁,也不羡慕谁,阳光下灿烂,风雨中奔跑,做自己的梦,走自己的路,写自己的文字。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。老家和栖霞紧邻,一水之隔,却有这大不相同的民情风俗。老家莱阳北乡山村,乡情浓厚,民风纯朴。其红白之事,日常

赵艳敏男1960年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,大专学历,教师。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,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。自1976年在《农垦日报》发表散文(煤海春潮)以来,先后在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山东文学》、《北方文学》、《花溪》、《延河》、《北大荒文学》、《北方文学》、《文汇报》、《黑龙江日报》、《南方日报》、《合江日报》、《七台河日报》等省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八百余篇。其中散文《感受友情》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世纪论坛2005年会获二等奖,散文《写给柳哥的第五封信》在1995年黑龙江省“邮电杯”二等奖,散文《中秋恋》获20

在我寂寞孤独的日子里,母亲冒着小雨为我送来了一只鹦鹉。当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,我便断定这是一只受了伤的鹦鹉,它半睁着眼睛,在母亲的手心蜷缩着,不停地颤抖着,湿漉漉的暗淡的羽毛向外伸展……于是,我便想起了在花鸟市场买来的两只鹦鹉,不久前,在一次意外的惊吓中双双死去,后来才知道,鹦鹉是最怕惊吓的。我叹息这两只鹦鹉的生命如此脆弱。我伤心了一阵子,曾发誓再也不养鹦鹉了。眼神游离在我和鹦鹉之间的母亲告诉我,这只鹦鹉是在大道旁一棵花树底下发现的,它很温顺。抓它的时候,它没有挣扎也没飞跑。母亲见我犹豫,便说,你要是不愿

我从乡下搬到城里一转眼四十余年了,搜索我的记忆,有很多记忆已经变成秋叶飘落一地,唯独家乡的那条孩提时就经常去垂钓抓鱼的小河记忆犹新,那条河不宽,如蛇型,弯弯曲曲。清清的河水至西向东川流不息。闲暇时,偶尔约同事去家乡的小河垂钓,对家乡的一种留恋和重温之情油然而生。家乡的河依旧还是那条在我童年时给予了我快乐的小河,家乡的路,已不再是坑坑洼洼狭窄的土泥路,变成了村村四通八达的水泥路,河的两岸也不再是荒草甸子,变成了万亩良田,秋天,河两岸一望无际的稻香 一 一醉人,以前那远近横着的二十来户

刘生文,男,退休干部,1959.5.4.生人,81年开始写作,到86年从事新闻和小说写作。这期间有小说和诗歌发表在《青年文学家》—小小说《卖憋》《黑龙江教育》—小小说《忏悔》《黑龙江农村报》—小小说《新书记分房》—现代诗《玉米楼子》《中国青年报》—《读者来信》停笔三十多年,有的记不住了。2018年又重新开始写作,在《中国散文家》—散文《陪伴》《北大荒文化》—现代诗《给你写诗》《北大荒日报》—现代诗《渴望光明》《速读》—散文《当樱桃红了的时候》《精短小说》—小小说《婚礼》《创业者》—小说《位置》《夕阳红》—

俞民,男,基层公务员,业余爱好读书码字,繁昌县作家协会主席。那年去北戴河培训,恰巧遇上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。学员中有的归心似箭,有的怅然若失,也有的心态平和,感觉在外过节挺好,甚至很难得。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,或许是生活的磨砺吧,早已淡泊了许多。何况北戴河碧海金沙,红墙绿树,风光旖旎,人文荟萃,对生长于内地的我而言,是梦寐以求的“诗与远方”,我怎么能错过一生中难得一次的机会呢?中秋节那天,下了课,我直奔培训基地门口的小卖部,买了两瓶白酒,然后去了餐厅。跟前几天不同,餐厅里就餐的学员明显少了许多,大概去外面聚餐

吴仲尧,现为中国大众文学学会、浙江省散文学会、绍兴市作家协会会员。已有多篇作品发表在《散文选刊》、《北方文学》、《浙江散文》、《华夏散文》、《西南作家》、《当代散文》、《烟台散文》、《野草》、《作家报》、《绍兴日报》、《绍兴晚报》等报刊杂志。延安,一座西北黄土高坡上有着千年历史的边塞古城,因了1936年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,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到这里,就注定要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。从此,延安成了一部光照日月、彪炳千秋的红色经典,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。我到达延安已近午夜,五光

李峰,男,1963年生,山西省汾阳市人。198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。中国诗歌学会会员、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、汾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、汾阳市诗歌协会主席。2018年被评为“汾阳人民作家”。主要著作有《李峰文集》、中短篇小说集《湿热的风》、艺文集《窥艺小稿》、散文集《白菜花》、诗集《一种比疼还痛的闷热》。曾任中共汾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,汾阳市广播电视台台长。我们常说,某某酒店的某某菜做的很地道。我理解,地就是地域,道就应该是指根本或规律。地道的菜,那是指千百年来,人们在日常生活中,取当地的食材,用当地的调料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