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鸾文学网

青鸾文学网移动端

移动端

青鸾文学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库维网络淘宝店

软件淘宝店

岳阳纪事三则

作者:刘荣林时间:2019-07-10浏览量:
导读:刘荣林(1949年11月——) 男 中共党员 湖南理工学院教授。曾为张家口第八中学(完中)语文教师、常务副校长、张家口师专写作学教师、教授、中文系党总支书记、学校党委委员、宣传部长等。多次获得省及学校优秀共产党员、先进工作者、劳动模范、市优秀宣传部长、课堂教学优秀等荣誉。2001年调入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,为文艺学教授、中文学院副院长等。专心致志从事小说创作

老人叫董成武,身材高挑、细瘦,没有胡须,清癯淡然,约有60多岁,一脸的诚厚和热情。正端坐在书桌前抄书,抄的是《三国演义》中的《定三分隆中决策》,也就是“三顾茅庐”的故事。他说特别喜欢诸葛亮这个人物,智慧聪颖不说,还这么忠贞敬业;不过他的缺点也不少,比如事无巨细;不可为而强为,像他的“六出祁山”;过于谨慎,不听大将魏延的建议,抄子午谷近路,进攻中原,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战略机遇,犯了机会主义错误,所以使他不能长寿,也不能完成先帝统一中原,恢复汉室的重任。

真没想到一个看楼老人居然有着史学家的眼界,可见董老嗜读及抄书的功力。

是的,老人抄书成癖。只要董老有点闲暇时间就会抄书,在书桌前,正襟危坐,一笔一划,不紧不慢,心无旁骛,一色的A4纸,一路的庞中华硬笔书法,清新隽永。在他书桌侧面摆放着半年前刚刚抄完的《水浒传》和《红楼梦》,有一尺多高的样子,这大概就是对联中“尺深”的意思,看来董老把自己的“素志”都寄托在“尺深”中了。抄的书是在打印店装订的,非常工整,还有打印的彩色封面,在它们的扉页上,打印着董老的这幅对联,血红血红,就像正式出版的著作一样。没想到在董老的衣橱里,还有半米多高抄写的书稿,也是一样的装订,抄写的也是《红楼梦》《水浒传》《三国演义》和《西游记》,扉页上也印着董老的这幅对联,红艳艳,十分亮眼。 

董老说:他“非常喜欢“四大名著”,已经‘抄了’三遍了!”

董老又说:他“抄书之乐,不仅仅是‘乐而忘忧’,更重要的是‘老而好学,如炳烛之明。’活到老,学到老,许多名人大家,都有过抄书的经历。毛泽东就养成了‘不动笔墨不看书’的好习惯,他的各类抄书就有一百多万字,到了晚年尤其喜欢抄写唐诗。何况我一个看大门的呢?”

写到这里,就想起《聊斋志异》中一句话:“性痴则其志凝。故书痴者文必工,艺痴者技必良。”这多少也是董老的写照。近来看 “越战越勇”、“挑战不可能”、“才艺大比拼”等电视节目,深深体味到“才艺在民间”的真谛。正如古人说的:“舜发于畎亩之中,傅说举于版筑之间,胶鬲举于鱼盐之中,管夷吾举于士,孙叔敖举于海,百里奚举于市……”谁能说董老没有满腹经纶?如今你再看看那副对联?无不令人感喟万千。

如今董老已不在传达室,被亲人劝回家养老去了,儿女说,都小七十的人了,照顾到照顾不到的,硬是把老人推上轿车,带上那些抄书,儿女们也很看重这些抄书。回到家,董老还在抄书,又抄了《史记》《资治通鉴》,据说他又开始抄《毛泽东选集》和习近平“治国理政”的书——

前两天,又到了传达室,是一个年轻人值班,正在手机上玩游戏,我去了,他也没理会,那副对联还在,很陈旧了,我拿出手机拍照了几张,悻悻然离开,年轻人还在忙着打游戏……

来源:邮件投稿